宫腔粘连(intrauterine adhesion,IUA),又称Asherman综合征,是一种由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引起的疾病,特点是瘢痕修复后导致宫腔或宫颈管的部分或完全闭锁。目前,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,动物模型的研究为深入了解此病提供了重要支持。研究团队通过模拟导致宫腔粘连的常见病因,利用SD大鼠进行子宫内膜刮除,以建立宫腔粘连模型,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评价,这为今后的动物模型研究和宫腔粘连的深入探索奠定了实验基础。
本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动物为SPF级雌性SD大鼠,体重为(200±10)g。实验分组如下:
1. 假手术组
2. 子宫内膜刮除组
3. 子宫内膜及部分间质刮除组
造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:
(1)大鼠在适应环境至少1周后开始实验,可自由饮水和进食。
(2)术前对每只大鼠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检查,以确定其动情周期,并选择动情期的大鼠进行手术。
(3)对照组为假手术组,手术过程中仅暴露子宫并进行缝合,而其他两组大鼠在子宫中下1/3处剪开约2cm纵切口,暴露宫腔,进行刮除处理。子宫内膜刮除组轻轻刮除子宫内膜后立即停止,而子宫内膜和部分间质刮除组则进行更加用力的刮除,直至感受到宫腔表面的粗糙感。最后,将子宫用6-0线缝合,逐层关腹。
模型检测方面,术后在3d、7d、14d、21d和28d进行取材,制作大鼠子宫组织的石蜡切片,并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评价。
模型的特点包括:
(1)刮宫后,两组大鼠的子宫内膜上皮层消失;子宫内膜刮除组在术后7d观察到新生的子宫内膜。
(2)对子宫内膜和部分间质刮除组的大鼠,在各时间点的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,内膜上皮层消失,间质减少超过50%,腺体数量显著减少,且内膜纤维化面积随刮宫时间的延长而增大。
结论是,刮除子宫内膜及部分间质可有效制备出大鼠宫腔粘连模型。该模型能够反映宫腔粘连的组织学和病理学变化,为今后进行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。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能够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探索宫腔粘连的治疗方法,推动医学进步。在此,我们也坚信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,愿在生物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。